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麻辣都市
墨竹工卡县拉龙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牦牛养殖等优势产业—“金钥匙”解锁乡村发展“幸福密码”
2025-11-21 12:27:54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墨竹工卡县日多乡拉龙村一位老人在晾晒奶渣。记者 格桑伦珠 摄

墨竹工卡县日多乡拉龙村4组的牧场上,牦牛在悠闲地吃草。记者 格桑伦珠 摄

冬日清晨,皑皑雪山映照晨光,墨竹工卡县拉龙村4组炊烟袅袅升起,氤氲着错落有致的藏式小楼间。崭新的两层民居沿小道整齐排布,洁净墙面映着雅致庭院,好一幅静谧祥和的乡村画卷。作为纯牧区村组,拉龙村4组23户村民管护着1000多头牲畜,清晨的村庄早已涌动着生机与活力。

74岁的洛桑塔杰坐在庭院里专注地编织牦牛项圈,彩色绳线在指尖翻飞缠绕,勾勒出别致的纹样;老伴在一旁晾晒奶渣,洁白的奶渣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两位老人的脸上是藏不住的幸福。“家里170多头牲畜有儿女照看,我们闲着就做点手工活解闷。”洛桑塔杰笑着说,今年村委会发放了7头适龄母牦牛,带领大家加入村集体牦牛养殖项目,“学会了科学饲养,年底能分红,牛奶、酥油、奶渣吃不完还能卖,日子过得充实又红火!”

在拉龙村,像洛桑塔杰这样因牦牛养殖受益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个总投资98万元的养殖项目,如今已成为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富民兴村的关键,经过多轮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拉龙村“两委”最终决定依托当地优质天然草场资源,多渠道整合资金,以平均每头8570元的价格购置114头适龄母牦牛,正式打响产业致富的“攻坚战”。

“我们反复琢磨,牦牛养殖是村里的传统优势产业,既能让草场资源变现,又能形成规模效应,是最贴合拉龙村实际的发展路子。”村党委书记赤列顿珠说,从项目酝酿到落地实施,村“两委”全程公开透明,公示资金去向、采购流程和收益预期,就是要让村民放心参与、安心受益。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清晰的收益分配方案。拉龙村在收益分配上始终坚守“为民初心”,确保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方案优先惠及全村10户未搬迁的建档立卡困难户,通过稳定的年度分红,为他们牢牢筑起防止返贫的坚固防线。同时,提取部分收益用于慰问村里的困难老人、困难党员和困难学生,并对因意外变故陷入临时困难的农户进行及时帮扶。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手段,根本目的是要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赤列顿珠介绍说,这种“精准惠民、聚焦困难群体”的分配机制,不仅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众的基本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邻里互助、扶危济困的良好乡风文明的形成与传播,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在运营管理上,拉龙村创新走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发展之路。村“两委”联合乡政府、乡兽医站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饲养技术指导、疫病常态化防控等全方位支持;与养殖户签订规范运营协议,明确权利义务与收益分配比例,既发挥了集体的组织协调优势,又充分调动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按照规划,5年养殖协议期满后,村“两委”还将根据市场行情和养殖实效优化方案,推动项目滚动发展、持续见效。

然而,拉龙村并未满足于单一的牦牛养殖产业支撑。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优质温泉资源、广袤壮美的高原风光以及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村里正在积极谋划和引入高山滑雪、绿色充电等新兴业态项目,旨在将突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我们村的高山滑雪场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已经为50多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相信随着未来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热,村里的小卖部、家庭民宿、特色餐饮等配套生意也会跟着越来越旺!”赤列顿珠信心满满地介绍着村里的新变化。

如今,牦牛养殖项目每年为拉龙村村集体经济带来超过47万元的稳定收入,再加上滑雪场等其他产业收入,村级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实力持续增强。为确保集体收益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拉龙村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和全面的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台账,所有项目的收支情况都定期在村务公开栏进行详细公示,主动接受全体党员、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账目清楚,大家心里就明白,我们对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就更有信心、更支持了!”这句话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共同心声。

如今的拉龙村,产业兴旺有了坚实的支撑,生态宜居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乡风文明蕴含着温暖的温度,治理有效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生活富裕充满了美好的盼头。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这把由牦牛养殖铸就的“金钥匙”,正持续不断地解锁着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个幸福密码,推动着拉龙村在共同富裕的征途上步履稳健,奋力书写着高原牧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西藏日报记者 刘斯宇)

责任编辑:仓拉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