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分拣区。

工作人员在分拣包裹。

邮政运输车。
当晨光还未穿透云层,拉萨邮区中心的分拣车间已机器轰鸣。传送带上,包裹带着全国各地的期盼快速流转,智能设备精准扫码、分类,身着工装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双11”电商大促中,西藏邮政快递行业凭借智能分拣系统的高效运转、“三位一体”运输网络的立体布局、城乡双向流通的畅通无阻,交出了一份“增量不减速”的高原快递答卷。这份成绩,不仅来自全环节的有力保障,更源于2025年“618”期间持续夯实的数字基建与服务能力。
清晨6时许,拉萨的气温仍带着寒意,但拉萨邮区中心的分拣场地内却热气腾腾。走进这座西藏邮政快递业务的核心枢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实时跳动着邮件处理量、车辆进出频次、待处理邮件数量等核心数据,清晰呈现着邮件运转的动态。“‘双11’期间,我们通过7×24小时循环作业机制,确保了邮件‘即到即处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
分拣区域内,“智能分拣机+六面扫描”自动化处理系统高效运转。包裹从卸车垛口进入后,经六面扫描设备快速读取信息,随后被精准分流至对应格口,整个过程仅需数秒。相较于传统人工分拣,智能设备不仅将单件处理时间缩短至秒级,更让分拣准确率保持在高位水平。“双11”高峰期间,该中心单日处理量成功突破13.81万件,较平时提升30%以上。
在设备运维区域,专人分区巡查传送带、扫描头等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高原高海拔、低温的特殊环境对设备要求很高,我们通过专项运维机制和适配高原环境的零部件储备,确保了‘双11’期间设备稳定运行。”运维人员表示。
车间另一侧的“邮件医院”里,工作人员仔细处理破损、信息不详的问题件。“每一件包裹都承载着用户的期待,我们要尽力确保它们能顺利送达收件人手中。”通过专项处理机制,因包裹问题导致的配送延误被最大程度减少。
室外的停车场上,19辆大吨位、大动力邮车整装待发。这些车辆融入“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运输网络,为6个地市重点区域提供每日二频次的邮路服务,确保了干线运输无断点。“如今路况改善、车辆升级,加上动态调度系统支持,跑阿里的邮车往返时间已从6天压缩至4天。”驾驶员刘帅说道。
从智能分拣的精准高效到运维保障的细致入微,从干线车辆的整装待发到末端服务的人文关怀,在拉萨邮区中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高原快递在科技赋能下的“速度”,以及快递人坚守岗位的“温度”。
深度对话邮区枢纽:多维度布局筑牢“双11”保障线
“作为全区邮件中转枢纽,我们不仅要承担党报党刊、信函等普遍服务义务,更要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城乡双向流通的桥梁。”拉萨邮区中心邮件处理中心负责人边巴顿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实现“双11”“增量不减速”的目标,中心从运力、人力、科技等多维度构建了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在运力与人力保障方面,除了新增19辆大吨位邮车、加密重点区域邮路频次外,中心还通过专项培训强化操作熟练度,并储备机动人员随时增援,应对高峰时段的人力缺口。“‘双11’期间,分拣员、投递员主动加班,单位也给予合理薪酬保障,大家都干劲十足。”边巴顿珠介绍,通过实行“车等邮件、够量即发”的动态调度机制,处理耗时被最大限度压缩,邮件流转速度显著提升。
据了解,拉萨邮区中心投用的智能分拣系统针对高原特殊性进行了适配优化。“高海拔、低温容易影响设备运行,我们通过专项运维和零部件储备,确保了系统在‘双11’期间的稳定运行。”边巴顿珠表示,依托数字化管控平台,中心实现了邮件全环节可视化管理,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流量完成订单流向精准预判,并通过扫描技术实现订单从揽收、分拣到投递的全程实时跟踪,为运力调度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针对西藏地广人稀、地形复杂的现状,末端配送创新成为保障服务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县域推行‘客货邮融合’模式,依托客运班车实现县到乡邮件每日两班转运。”边巴顿珠介绍,通过“邮快合作”等模式,全区2685个建制村投递频次提升至每周五班,农村投递汽车化率达100%。“双11”期间,拉萨市城区实现了“当日达或次日达”,普通邮件平均投递时限缩短至2天内,偏远地区控制在3天内。
谈及邮区中心的职能延伸,边巴顿珠自豪地说:“我们不仅要把区外的商品送进来,更要把西藏的好东西送出去。依托邮政快递服务网络,山南矮化苹果、林芝苹果等本地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带动了老百姓增收。”
回望“618”亮眼答卷:数字基建托举“双11”新突破
2025年“双11”快递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上半年“618”大促的实践积累,更得益于西藏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回望“618”期间,西藏快递业务交出的亮眼答卷,为“双11”的实战检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提供的数据,“618”期间,西藏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6.64%,投递量同比增长26.7%。而在2025年1-5月,全区快递业务量已达1395.61万件,投递量6208.11万件,平均每人收发20件快递。业务量的大幅增长,既反映了西藏群众消费需求的提升,也彰显了快递行业的服务能力。
据了解,“618”期间采取的运力增加、末端网络优化、多部门协同、邮快合作深化等保障措施,为“双11”提供了宝贵经验。其中,邮快合作业务量达194.8万件,同比增长144%,增速处于全国第一梯队;通过邮快合作、客货邮融合和自主下乡,实现了快递进村服务全覆盖,让偏远乡村群众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电商购物体验。
根据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西藏移动互联网流量累计达7.1亿GB,同比增长25.4%,增速全国排名第3位;其中5G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累计达4亿GB,同比增长86.3%,增速全国排名第1位。每万人5G基站数达58.6个,排名全国第2位,实现全区87.7%的行政村通达5G网络,七地(市)主城区通达5G-A网络。完善的网络覆盖让西藏群众能够便捷参与电商购物,也让本地农特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走向全国,为“双11”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智能分拣系统的持续升级、无人投递设备覆盖范围的扩大、“邮快合作”“客货邮融合”模式的深化,以及多部门协同应急机制的健全,高原快递的服务能力与效率正不断提升。从“618”的稳步增长到“双11”的实战检验,西藏快递行业正以科技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快递畅通、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的新篇章,让双向快递成为连接西藏与区外的坚实纽带,为西藏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记者 德吉央宗 黄帆 图/记者 郑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