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民生快报
山南市浪卡子县哈西社区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与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11-24 10:39:16    来源:西藏商报    阅读量:

驻村工作队队员入户调研。

冬日,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南市浪卡子县哈西社区的街巷与田野间。哈西社区第十四批驻村工作队队员穿梭于街头巷尾、奔波于田间地头,脚步声、交谈声与远处的犬吠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工作队以“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为契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为这片高原社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强组织固根基

锻造振兴“主心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队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引领作用。刚一到任,便打出一套组织建设“组合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让社区治理有章可循;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与业务培训与经验交流,持续提升其组织协调能力与党务管理水平。

为破解干部“青黄不接”的难题,工作队恪守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深入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精心遴选后备人才。通过周密细致的研判分析,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为社区的长远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

“我来哈西社区已经六年了,一直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哈西社区乡村振兴专干普布群培与记者并肩同行,阳光映照着他真诚质朴的笑容,“初来乍到时,我跟着村干部学方言、走田埂,从解决村民点滴小事着手,渐渐从‘外来人’变成了他们信赖的‘自家人’。”

依托坚实的组织保障,工作队将更多精力投向产业发展。哈西社区坐拥羊卓雍错湖,湛蓝湖水与巍峨雪山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工作队聚焦发展瓶颈,深入开展调研,创新推出“集体资金+优势资源”的入股合作模式,携手旅游企业共同开发特色旅游项目,让集体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

记者走进哈西社区“羊湖之境”旅游接待中心,只见工人正忙碌地铺设地砖、粉刷墙面,村民手持扫帚和拖把清理地面,工具碰撞声清脆悦耳。虽未正式运营,但接待中心已初具规模。

“驻村工作队帮助4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村民边巴次仁停下活计,拭去额上的汗珠,欣喜地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只能外出打零工,工期短、收入不稳;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稳定上岗,既能照料家人,又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挣得比从前多得多。”

针对劳务输出分散、就业信息不畅的问题,工作队主动搭建就业桥梁,联合多家劳务公司,根据村民的技能特长和就业意愿,精准匹配岗位,牵线搭桥。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就近就业,生活焕发崭新希望。

兴产业促就业

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推动产业兴旺的同时,工作队始终将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工作队时刻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村外的田野间,记者看到几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钢槽水渠,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在空旷的高原上久久回荡。据悉,这条全长2500米的水渠工程已完成过半,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农田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一条蜿蜒的防护网沿田埂延伸,有效防止了牲畜啃食和人为破坏农田,守护着村民的“粮袋子”。此外,工作队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精准帮扶困难群众。比如为白玛卓嘎老人购置冰箱、组织志愿者为劳动力短缺家庭抢收庄稼、全程协助残疾人士办理证件等。这一件件暖心实事,深深温暖了群众的心。

经济与民生齐头并进,文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步入哈西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村史馆。为弥补社区文化记忆载体的缺失、破解乡土文化传承断层的难题,工作队积极多方协调,成功争取到1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打造集史料展示、文化传播与乡愁承载于一体的村史馆。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联合社区‘两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挖掘哈西社区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奋斗故事等文化元素,精心设计展陈内容与空间布局。如此一来,村史馆不仅能系统呈现社区发展脉络,还能生动展现居民生产生活的变迁。”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肖华介绍,“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保存乡土记忆的‘博物馆’、弘扬优良家风的‘传习所’、激发社区认同的‘精神园’,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家乡、凝聚情感的文化平台,同时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治理,为社区全面振兴注入深厚持久的精神动力。”

惠民生、重文化

共绘幸福“新画卷”

哈西社区精心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基地”,集中呈现民族团结典范案例,并设置展示各民族传统节日的主题宣传栏。“闲置房屋空置实在可惜,如今成了可观可感的文化长廊。”村民旦增罗布在长廊中驻足凝视,指尖轻抚着展板,“这里不仅能汲取知识,更让人深切体悟到民族团结的凝聚力,这个设计实在精妙。”

“我们将示范基地作为核心阵地,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专注开展群众看得见、用得上的学习活动。”肖华介绍,“农闲时,我们开办‘方言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解读政策;节日里,组织‘故事分享会’,邀请各族村民畅叙互助情谊。”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工作队设立了“爱心驿站”。推门而入,简朴的空间内沿墙摆放着烧水器与制氧机,墙面贴满游客的感谢信。几位游客正安静休憩,有人为手机充电,有人翻阅墙上的旅行指南。“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仅是工作队为民服务的新起点。夕阳西下,羊卓雍错湖面跃动着粼粼波光,哈西社区的街巷渐归宁静。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内,工作队队员们仍围桌而坐,热烈研讨着后续的工作计划。

哈西社区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索朗多吉表示:“‘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既是对驻村干部能力的全面淬炼,更是对初心的深刻洗礼。我们深入村庄,通过密集走访与恳谈,与乡亲们从相遇到相知,结下了深厚情谊,精准把握了乡村发展的潜力与挑战。这深刻启示我们:唯有扑下身子,真正融入群众心坎,驻村工作才能找准方向、取得实效。未来我们将以群众所思所盼为工作原点与归宿,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扎根基层、服务民生、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 益西旺姆 唐明敏 万爽 记者 谭瑞华

责任编辑:白玛德吉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