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车主们对充电车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拉萨不少公共停车场增设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主的“里程焦虑”。然而,记者走访拉萨市多个公共停车场发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故障、车位被占等问题频发,让部分充电桩沦为“摆设”,不仅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更给急需充电的车主带来了极大困扰。

市民正在为车辆充电。记者 娄梦琳 摄

充电桩周边杂草丛生。记者 娄梦琳 摄
维护不及时,充电设施普遍存在故障
“这个充电桩也是坏的,完全没法充电。”在拉萨市城关区香嘎大道的一个停车场内,市民达先生刚刚把车停在空闲车位上准备充电,却发现充电枪无法正常连接到车辆充电口。他反复尝试调整充电枪的角度和位置,仍毫无反应。记者观察发现,该充电桩外观陈旧,充电枪线缆有一定程度磨损,扫码后APP页面显示设备故障。达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原本车辆电量所剩不多,本以为能在这里顺利充上电,没想到遇到了充电设施故障,充不了电。“我家离这里还有点距离,专门跟着导航过来充电,结果白跑一趟,现在只能再去找其他充电桩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充上电。”达先生说。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拉萨市多个设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公共停车场,也发现了充电桩存在故障的情况,有的是插枪破损、有的是网络系统故障,也有的充电桩周边杂草丛生,显然长期无人使用。记者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个停车场为车辆充电时,发现充电枪接口接触不良,需要多次调整位置才能充电。“这个充电枪有问题,需要往上提一下才能正常通电,不然容易断电。”一旁正在为爱车充电的冯先生告诉记者,“我是滴滴司机,车辆充电频率较高,一般为了避免遇到充电桩故障耽误时间,都会去固定的地方充电,实在没办法才会去其他地方。”

破损的充电桩。记者 娄梦琳 摄
车位被“霸占”,充电秩序混乱
“这辆燃油车又不用充电,怎么一直占着充电车位。”在拉萨市柳梧新区的一个停车场内,市民刘女士正满脸无奈地看着眼前被燃油车占据的充电车位。“我的车电量已不足10%,好不容易来到有充电桩的停车场,却发现充电停车位被燃油车占据,只能干着急。”刘女士告诉记者,“燃油车上也没有留下挪车电话,联系不上车主。现在只能先找个地方停车,等有空位了再过来,真是太耽误时间了。”记者在该停车场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的情况并非个例。由于该停车场位于一家综合菜市场附近,人车流量较大,部分车主为图方便,直接把燃油车停在充电车位上,给急需充电的新能源车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随后,记者来到附近另一个配备充电桩的停车场,尽管这里的充电车位被明确划分出来,并设有“燃油车请勿占位”的标识,但仍然存在燃油车临时占位和新能源车辆充满电后不及时挪位的情况。一位正在等待充电的车主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有的车辆已充满电,但车主一直未挪车,他们只能在旁边等待。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充电车位被“霸占”问题,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商设置了超时占位收费机制,规定停车超过规定时间收取一定费用,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完全杜绝此类现象。此外,记者也发现部分停车场缺乏相应管理,没有工作人员对车位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引导,导致充电车位被“霸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车辆正在充电。记者 娄梦琳 摄
充电服务费高,车主负担加重
“在公用充电桩上充电,服务费都快赶上电费了。”前段时间,市民卓女士购买了一辆新能源电动车,最开始她并没在意公共充电桩的收费情况,直到有一次她在柳梧新区充电后发现,这次充电的费用比之前低了不少。经过仔细对比后发现,前后两次充电的单价和时长都差不多,但服务费不同。“我之前在东郊给车充电,电费每度0.85元、服务费每度0.8元,而柳梧新区这边电费每度0.85元,但服务费每度只有0.45元。对比下来,有的充电桩服务费几乎与电费持平,感觉标准有点高了。”卓女士说。
据了解,目前公共充电桩充电费用包括电费和服务费两个部分,其中充电服务费包含站点运营费、设备维护费、人员费用等。拉萨市区各大充电站电费是按照国家电网标准执行,充电服务费则是根据发展改革委相关文件,运营商在政策范围内可以自主定价,例如有的区域充电服务费为每度电0.8元,有的区域则为每度电0.3元。“我平时开车上班通勤,经常要去公共充电桩充电,有时为了节省成本,就会选择去一些服务费较低的充电站,这样一来就得多跑些路,而且服务费低的充电车辆也比较多,很多时候需要排队等候,无形中就增加了时间成本。”市民陈先生说。
记者查阅资料后了解到,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成本,鼓励充换电设施运营商阶段性降低充电服务费。对此,很多新能源车主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对充电服务费进行合理的监管和规范,让服务费的定价更加透明、合理。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很多依赖公共充电桩的车主来说,服务费过高无疑增加了日常用车成本。希望能有相关政策落地,让充电服务费降下来,这样新能源车主充电的费用也能减轻一些,也能鼓励更多的人选择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记者手记】
“建管”并重 破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问题,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充电桩建设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尽管已初步构建起“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以集中式充换电站为主、分散式充电桩为辅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但从走访情况来看,记者发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存在故障、专用车位被占、服务费标准高等问题,影响了车主的使用体验,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想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必须做到“建管”并重。
在“建”的方面,相关部门和运营商应加大对充电桩建设的投入力度,合理规划充电桩的布局,根据不同区域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和使用需求,科学确定充电桩的建设数量和位置,确保充电桩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在“管”的方面,要建立健全充电桩的维护管理机制,合理设置充电桩服务费,定期对充电桩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充电桩存在的故障,确保充电桩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还要加强对充电车位的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杜绝充电车位被“霸占”现象。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做到“建管”并重,在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下足功夫,才能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真正发挥作用,让新能源汽车车主不再为充电问题而烦恼,推动拉萨市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文/图 记者 娄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