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标语:

1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奋力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3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 4.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确保 生态环境良好 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 5.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6.治国必治边 治边先稳藏 7.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 长期建藏 凝聚人心 夯实基础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0.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3.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4.缺氧不缺精神 艰苦不怕吃苦 海拔高境界更高 15.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 16.感恩党中央 感恩伟大祖国 感恩新时代 17.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努力奋斗

服务大厅 |

西藏网上信访大厅

|

西藏党员教育网

|

违章查询

|

藏汉互译

|

就业招聘

|

社保办理

|

企业信用查询

|

更多

西藏网群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藏旅游信息网

西藏文化网

西藏气象

西藏教育考试网

|

拉萨

城关区

当雄县

堆龙德庆区

曲水县

墨竹工卡县

达孜区

尼木县

林周县

|

日喀则

桑珠孜区

亚东县

江孜县

白朗县

拉孜县

萨迦县

岗巴县

定结县

定日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仁布县

南木林县

谢通门县

吉隆县

昂仁县

萨嘎县

仲巴县

|

昌都

卡若区

江达县

贡觉县

类乌齐县

丁青县

察雅县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

林芝

巴宜区

墨脱县

波密县

工布江达县

米林县

察隅县

朗县

|

山南

乃东区

错那县

扎囊县

贡嘎县

桑日县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洛扎县

加查县

隆子县

浪卡子县

|

那曲

色尼区

嘉黎县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申扎县

索县

班戈县

巴青县

尼玛县

双湖县

|

阿里

噶尔县

普兰县

札达县

日土县

革吉县

改则县

措勤县

www.souxz.cn
网站首页>要闻三条
我家门前有条河“守好它”就是守好我们的好日子 从一条河到一片景,拉萨河和“她”的守护者
2025-11-24 11:56:29    来源:西藏商报    阅读量:

“拉萨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拉萨人,滋养了河谷万物,她静静流淌的模样,就是拉萨最美的风景。”现在的拉萨河如一条碧绿丝带蜿蜒流淌,滋养着两岸生灵。自2018年西藏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以来,一群平凡的守护者为这条“母亲河”筑起了坚实屏障。民间河长班旦与妻子旦增曲珍便是其中的缩影,6年间,他们风雨无阻每日三次巡河,清理垃圾、劝导市民、排查隐患,用脚步丈量河岸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拉萨河的民间河长队伍与全区1.47万名河湖长、5.9万名巡河员一道,分级分段落实管护责任。他们的坚守更凝聚起磅礴的民间力量,上百名志愿者、沿线商户、学校师生纷纷主动参与其中。从昔日河床裸露、垃圾散落,到如今岸绿景美、水清岸洁,多方力量携手同心,打通了河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让“河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在拉萨河畔徐徐铺展。

一条河 一群人 拉萨河边的“护河团队”

11月18日,拉萨河面铺满金色晨光,波光粼粼,拉萨河民间河长班旦和组员们分好工具后开始一天的巡河日常,多年里,无论是夏天的烈日当头,还是雨季的阴雨连绵,甚至是寒潮来袭的冬日清晨,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这段熟悉的河岸上。

“这条河是我的老伙计,我和妻子都是民间河长的一份子,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母亲河河畅水清,这份工作虽不起眼却很光荣。”班旦说。这份守护,始于2019年。班旦成为一名民间河长,深受他的感染,妻子旦增曲珍也随即主动申请加入。“保护拉萨河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从此,拉萨河畔多了一对并肩而行的“巡河夫妻”。

数据显示,2018年6月西藏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截至目前,全区1.47万名河湖长、5.9万名巡河员分级分段落实管护任务,让全区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人管、有人看、有人护。

每天三次巡河,是夫妻俩雷打不动的约定。清晨,他们迎着朝阳清理夜间堆积的垃圾;午后,顶着烈日劝导戏水市民、检查河道设施;傍晚,伴着晚霞记录当日巡河情况,反馈发现的问题。遇到周末或节假日,市民出游增多,垃圾量翻倍,他们便提前出门、延后返程,常常忙到天黑才能回家。“累肯定是累的,但看到河道变干净,心里就特别踏实。”旦增曲珍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的垃圾袋已装满大半。

巡河之路,远非“捡垃圾”这般简单。过去,拉萨河沿线垃圾种类繁杂,旧衣服、床单被褥、书本、烟头、厨余垃圾散落各处,有些垃圾被水流冲到石缝里,需要弯腰、伸手,一点点抠出来;遇到汛期,河水上涨、水流湍急,河边湿滑难行,他们还要冒着风险劝离戏水的市民。“夏天是最忙的时候,每天能劝走十几拨人。冬天是最艰难的时候,河水冷得刺骨,风又大,河道里经常吹落各种垃圾,清理难度也大。”班旦说。

河畅 水清 岸绿 多方力量共护家门口的“母亲河”

班旦回忆,有一次,几名年轻人在汛期偷偷下河游泳,他和旦增曲珍急得直跺脚,一边大声呼喊提醒危险,一边沿着河岸跑着寻找最佳劝阻位置。直到看着年轻人安全上岸,两人悬着的心才放下,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6年时光,班旦夫妻的脚步遍布拉萨河岸,他们清理的垃圾装满了无数个垃圾袋,劝离的市民超过上千人次,带动的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上百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保护拉萨河成为越来越多拉萨人的自觉行动,商户主动在门口放置“不乱扔垃圾”提示牌,家长带着孩子参与亲子护河活动,游客自觉将垃圾带走……

“刚开始巡河时,我希望能让拉萨河变干净;现在,我希望能让这份干净一直保持下去。”班旦说,他最大的心愿,是看到更多人加入民间河长队伍,让守护母亲河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如今,他和旦增曲珍正在培养“接班人”,他们会带着社区里的年轻人熟悉巡河路线,教他们识别河道问题、使用巡河工具;遇到学校组织实践活动,他们也会主动分享护河故事,鼓励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人在水乡,依水而居。“曾经的拉萨河河床裸露,秋冬季节风沙漫天,家里都会挂双层门帘,要做好防沙。现在的变化太大了,河道两旁植被葱郁,岸边新建各类公共设施,成为市民的好去处。”家住仙足岛的市民格桑拉姆很是感慨。

这一变化里也有班旦夫妻的坚守,更是全区河湖保护工作的缩影。自西藏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各级河湖长开展巡河数万次,实现了河道、湖泊、水库等各类流域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全区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100%,无劣Ⅴ类水体,全区主要江河湖泊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护好一方碧水 民间河长打通河湖管理“最后一公里”

这份坚持,渐渐换来了改变。2020年夏天,一群大学生看到班旦夫妻巡河,主动上前帮忙;2021年,社区工作人员与他们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居民参与河道清理;2022年,多家爱心企业捐赠了垃圾钳、垃圾袋、救生衣等物资,还组建了志愿者队伍,毕业季还有学生主动来帮忙……如今,每到周末,常有市民自发来到拉萨河边,跟着民间河长一起捡垃圾、护河道。“现在再劝导大家,几乎没人会拒绝了,还有人主动问我们‘下次巡河什么时候,我们也来帮忙’。”说起这些变化,班旦的笑容格外灿烂。

与此同时,偷倒建筑垃圾的现象也彻底消失了。“这是大家环保意识提升的最好证明。”班旦介绍,以前偶尔会有施工队偷偷往河边倒建筑垃圾,不仅影响河道美观,还可能堵塞水流。他们发现后,一方面及时向市水利局反馈,另一方面主动联系施工单位,讲解保护河道的重要性。久而久之,施工方不仅不再乱倒垃圾,还会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河道清理。“现在河道两岸干干净净,再也看不到成堆的建筑垃圾了。”班旦说。

记者从自治区水利厅了解到,为守护好一方碧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3个国家级幸福河湖,75个自治区级幸福河湖,153个市级幸福河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得到加强。开展雅鲁藏布江、长江(金沙江)等630个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及289个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区重要江河湖泊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比例总体达到80%以上。

夕阳西下,拉萨河泛着金色的波光,班旦夫妻完成了当天最后一次巡河。他们坐在河边的石阶上,看着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远处有候鸟飞过,岸边有市民散步。“你看,现在的拉萨河多漂亮。”旦增曲珍轻声说。班旦点点头:“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以后会更漂亮。”

这份始于热爱的坚守,终将在岁月中沉淀为最珍贵的礼物,让拉萨河的碧水清流,滋养一代又一代拉萨人……

记者 德吉曲珍 德吉央宗 阿旺尼玛

责任编辑:白玛德吉

快搜西藏客户端

西藏窗口资讯门户

备案号:藏ICP备18000146号-6

西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